当前位置:信息中心

信息中心

叶江川获年度体坛风云人物提名 国象事业厚积薄发

作者:小兵 发布:2015-01-24

2014年8月14日晚,中国国际象棋男队在挪威举行的第41届世界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中,以11轮8胜3平的不败战绩,首次获得世界团体冠军称号,打破了欧美人对奥赛男子赛场87年的垄断。

12月23日,“2014CCTV体坛风云人物年度评选”提名奖揭晓,国家队总教练叶江川入围最佳教练的提名。

众志成城合力突破

叶江川说,这个提名让他高兴,因为这是对国际象棋这项事业的肯定。

今年,国际象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,叶江川说夺冠的因素有很多:从队员临场发挥、团队精神,到教练团队的排兵布阵、后勤保障,尤其是棋院党委书记杨俊安鼓励大家团结一致,顽强拼搏的现场动员,极大地鼓舞了士气。

叶江川说这也是几代人薪火相传的结果:“从最早刘文哲、戚惊萱,传承给我和李祖年、徐俊这些人,再有后面的汪自力、彭小民、章钟及后来的张鹏祥、倪华、卜祥志、王玥、王皓这一代,最后是余泱漪、丁立人和韦奕这些队员……可以说经历了五代棋手的努力。这不是一句套话,确实是事实。”

当然,他更为夺冠的这支队伍深深自豪,因为在强队林立的奥赛团体中, 11场棋哪怕输一场几乎冠军就没了——全世界的强队集结于特罗姆瑟,任何一点错误都可能前功尽弃。在这次比赛中,队长倪华聚起了大家的心气,王玥在一台顽强顶住了对手的攻势,丁立人、余泱漪和韦奕三员小将发了尖兵突出的作用,教练员在经验传授、排兵布阵方面发挥了作用……叶江川说:“中国男队排为赛会的第7号种子,赛前目标是力争前三。能够夺冠,是大家彼此信任和默契的结果。中国男队是一个优秀的团队,每一位队员和教练的每一位教练,都在为团队的成功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”

毕生事业倾心浇注

在奥赛结束之后的两个月里,叶江川挤时间把比赛的全部44盘对局逐一做成了棋局分析,他说:“我把我的想法提出来,与队员们交流。棋手的水平已经很高,但也需要帮助,我给他们做个补充。”

他自认为棋瘾很大,几天不下棋就难受,所以有时间就跟队员下快棋,除了卢尚磊,还有韦奕、修德顺、谭中怡、王珏……其实,他下棋不但了解队员的状态和技术特点,还在了解国际象棋发展的趋势和格局。就在他的办公桌上,长年放着几本国际象棋的书:《西西里迷宫》、《国际象棋中局》、《车兵残局的理论》等等——现在电脑发展了,但不要忽略了传统方法的学习。

他说:“国际象棋对我们来说是职业,更是为之努力了一生的事业,只能发自内心的热爱,才能做好。首先自己对棋保持热情,才能影响队员;队员保持对棋的热情,是棋艺提高一个重要的因素。”

棋手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,教练跟棋手一脉相承,教练倾注的对象就是棋手。如果棋手没有成绩,教练也没有价值感。

事无巨细事必亲躬

让叶江川感到意犹未尽的是,他兼任的国象协会秘书长的职务,要他拿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行政事务,但他又感到欣慰,因为他正是在这个职务上为队员创造了良好的比赛环境。

每每岁末年初,他总会亲自给队员们制定比赛时间表,自己安排完还要听队员的反馈,如此反复十几稿才能定夺,为的是给队员争取最多的参赛机会。

“请进来,走出去,多跟国外高手交流,是提高水平的关键。国象协会这些年来,在这方面不遗余力地做了很多工作。”

就在最近的十年当中,协会组织了大量的高水平比赛:2004到2007年间,太原大师赛;举办了8届中俄对抗赛,两届中美对抗赛,还举办了世界团体赛,还有南京超级大师赛,还有现在的儋州超霸赛……

每一项比赛,他总要往比赛地往返五六趟。作为总教练,他知道队员需要什么样的比赛。中俄对抗赛是快棋还是慢棋,南京大师赛是几对几……这些细节,他一定会亲力亲为。

现在国家队的训练模式也打破过去的“大集中”,改为更为灵活的弹性训练,一方面是队员外出比赛的机会很多,还有很多队员要到大学学习,另一方面,电脑技术的发展,使得队员自主训练的条件成熟。这当然也不是一概而论,叶江川说,明年计划针对年轻选手们,增加集中训练、挂盘讲解的机会,同时也要针对性分析国外高手的对局特点,为一线棋手提供完整的数据。

辉煌成就联赛为本

中国国象联赛的模式,受到全世界棋手的赞赏和羡慕。

全年分为6站,尽可能避开了与国际比赛“撞车”,又保证联赛对局的数量;三男两女,可以兼顾男女棋手均衡发展;外援之间不能交手,更多棋手可以跟外援下棋;不固定台次,新人进入,也有可能遇到强手……此外,还取消了过去联赛中的快棋赛,完善了棋手先后手的规定。

“联赛赛制是十年当中不断积累完善的结果。10个队发展到12支队,产生新冠军,说明我们正处于一个厚积簿发的阶段。”

2014年的联赛竞争非常激烈,前面一批队伍此起彼伏,交替有机会获得冠军。各队请的外援水平越来越高,实力稍弱的外援赢不了棋。提高了联赛的水准,一大批有希望的棋手得到锻炼。

我们国家弱的时候,想跟高手交流也是非常难的。

联赛不仅是练兵场,还是推广和普及的阵地。尤其今年映美公司冠名之后,与当地棋迷的互动推广活动规范又有特色,叶江川说:“今年在台州的互动活动时,当地政府很感兴趣,明确表示明年要搞棋王棋后赛。这也是个意外之喜。”

 

播撒火种此情可待

叶江川曾经利用每天中午时间到北大讲棋,坚持了三年;曾经在太原一人对1004人车轮大战,连续28小时不吃不睡;曾经耐心地给小朋友讲解国象走法;曾经面对一脸迷茫的大学生讲述国象的好处……

叶江川认为,国象的普及,只要播种,就有希望收获。

所以,国象协会每出台一部公共政策,都要经过反复论证,一条条地讨论方案。业余运动员等级条例、专业运动员等级条例、特色学校以及训练基地的授予办法……因为条例清晰,操作性强,有利地带动了国象运动的发展。

现在特色学校已经有100多个,很快就能到200、300,叶江川说,以后再多一些的时候,就搞特色学校校际联赛,这也是非常有意义的。

叶江川是用棋手争冠的心态来促进国象普及的,他形容这件事是“逆水行舟不进则退”。国际象棋不仅追求普及人口数量,同时也注重这项运动的教育功能。国际棋联这方面的工作做得非常好,我们需要借鉴他们的经验。

 

近年来,江苏、浙江一带发展较好的地区方兴未艾,厦门、海南这些曾经的国象“沙漠”地区,也焕发了勃勃生机。

叶江川说,我们现在不管是初级教练还是中高级教练,都是“奇缺”。

美好愿景百家争鸣

国际象棋是叶江川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事业,在他的心中,已经了一份美好的蓝图:

我觉得我的愿景,我们应该能够看到:从成绩方面,希望底子更厚一些。现在我们还是靠侯逸凡、余泱漪这样的“尖刀”来突破,“尖刀”两冀总体来讲有些单薄。我们应该形成像前苏联那样的百花齐放的局面,有一个特级大师群体。而这个群体有各种不同的风格、各种不同的流派,形成学术上的百家争鸣。在专业方面,能出更多的棋手和理论家,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,有研究残局的,有研究布局理论的……这些方面我们都非常欠缺。

他说:“以后我退休了,就做一些这方面的工作,做真正的研究,为使我们成为真正的国际象棋的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。”

 

-
底部广告位